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这将为广州带来哪些机遇?未来广州又将如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9月23日,广州举办新闻发布会,详解《规划》的编制背景、总体目标、主要特色等。
明确六大城市性质、四大核心功能
《规划》是广州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广州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据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迟军介绍,2019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广州从2018年11月起,肩负全国唯一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任务,开展《规划》编制,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编制新范式,整体谋划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
《规划》明确了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批复明确: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
《规划》还明确广州各阶段的目标愿景。到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引领力、枢纽辐射力、文化感召力、贸易影响力、生产服务力、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增强,城市与自然生态和谐相融,海洋特色全面彰显,引领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更广泛、更全面的引领作用。
新版总规获批,给广州带来哪些机遇?
“国务院批复的这版总规,使广州具有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重大利好。”发布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邓毛颖指出,在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基础上,国家新赋予了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
作为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意味着广州将在国家拓展深海极地战略新疆域、支撑南海治理与国际合作中勇担重责,以走向深海、走向远海、走向大洋为导向,进一步集聚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重点强化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中心、海洋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国家经略南海的综合治理服务基地等职能。
作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意味着广州将承担起国家科教中心和人才高地、国际科教文化交流、世界级岭南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方面职能,加快推进“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世界体育名城”建设,努力打造成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理想沃土。
“在国际商贸中心的基础上,国家新赋予了广州‘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功能。”邓毛颖表示。
其中,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功能,体现了国家要求广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建设若干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组织中心、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未来产业先导区。
全国综合性门户功能,体现了国家对广州深化对外交往和开放的更高要求,要加快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同时,要深化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向世界展示岭南文化魅力、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要成就的重要窗口作用。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功能,体现了国家要求广州建设战略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落地,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创新策源区,激发高校、大院大所和企业集成式创新活力;着力建设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超前谋划未来城市场景建设。
“国家批复了广州‘三区三线’和重点项目安排,确保各项任务精准落地。”邓毛颖还谈到,《规划》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135平方公里,强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精准性,为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落地做好空间保障。同时,《规划》落实七类562项重大项目,统筹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着重牵引土地、资金、重大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投放,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跟着项目走”,把总规明确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
未来广州如何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
发布会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余云州在回答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规划》将从四个方面强化广州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铸造动力引擎。
《规划》提出“构建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发挥国家综合性门户、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作用,促进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余云州表示,航空方面,广州将提升白云国际机场全球城市连通能力;海运方面,加强与沿线海港合作,强化南沙港与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港口的联系协作;陆路通道方面,加强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东南亚地区的通道空间保障,推动广州到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国际班列扩量增效。广州海陆空枢纽能级全面提升,将极大增强广东省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全球市场两个扇面的链接与辐射能力。
《规划》明确将服务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推动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建设面向港澳的优质生活圈。余云州指出,广州将加强与深圳“双城”联动,推动与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融合发展,共建100公里“黄金内湾”。省自然资源厅正联动广州、深圳等湾区城市,聚焦区域一体化、创新空间重塑、品质形象提升、生态韧性安全等关键议题,共同谋划建设国际一流湾区。
《规划》提出广州要发挥省会城市带头引领作用,强化珠三角核心区辐射能力和示范效应。余云州表示,广州将深化与粤东、粤西沿海地区联动,共建南部海洋经济圈,支撑沿海经济带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协同发力,共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助力全省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地见效。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的担当,有利于持续释放区域协调发展活力。
据余云州介绍,《规划》提出着力建设“1小时同城一体化圈层”,与佛山、东莞、中山、肇庆、清远等邻接城市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跨城通勤、产业协作、生态保护修复联防共治、治理协同等方面加强联动,推动更高质量的广佛同城、推动更高层次的广清一体化和穗莞惠合作;构建“2小时协同发展圈层”,构建东江、西江、绥江、北江等发展走廊,与香港、澳门特区以及省内更多城市在生态网络、交通网络、产业创新网络等方面实现深度衔接。广州都市圈的不断壮大,将为广东省“双核+双副中心”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