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中的城市治理创新

刘治彦 2024-10-22 15:59

摘 要: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新理念、新路径、新举措,对强化城市建设、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从民生改善视角阐释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中的城市治理创新实践,揭示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的背后逻辑。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明清两代逐步形成了北京中轴线的古典文化承载区,这也是中国数百年来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地,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凝聚地和近现代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重要集萃地,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首次提出将文化、科技作为城市发展两大动力。城市作为大规模生产生活聚集地,特别是首都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其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北京中轴线根植于北京老城,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在一代代人的精心呵护下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民群众是中轴线的守护者,也是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受益者。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是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通过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民生保障改善,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中轴线申遗和老城保护中来。

北京中轴线申遗是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获得成功。此举使得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与意大利并列全球首位。此外,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增强了北京的世界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它破解了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城市治理难题。长期以来,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关系难于协调。北京市通过中轴线和老城保护,保留了古都风貌,通过环形城市布局,在外围建设新城。

以故宫为中心,南至永定门、北至钟鼓楼、7.8公里的中轴线及其东西各延展3.3公里的旧城,就是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占北京老城总面积的2/3。通过二环路将其完整保护起来。老城历史上形成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旧城居住环境普遍比较破旧狭小,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利于改善民生。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轴线的申遗工作不仅促进了旧城的改造进程,还显著改善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北京市先后启动了6个遗产区内居民住宅腾退整治项目。通过采取申请式退租、“共生院”等政策实施,妥善开展好腾退工作,北京市、区职能部门根据各项目实际情况,分类施策理清路径,筹措多处多类安置房源,并通过个性化的研判,满足住户不同的安置诉求,显著改善平房区百姓人居环境,守住了“老北京人”的故土乡情。拆除了非文物建筑,恢复古院落风貌,统筹了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保障了居民合法权益,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遗产保护的成果。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交相辉映、融合发展。经过持续深入的社会宣传动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深入人心,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在参与中加深了对中轴线蕴含的“以中为尊”“中和均衡”“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此外,随着文物腾退和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进行,北京中轴线周边的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老胡同居民享受便捷舒心的生活环境,广大市民和游客也获得更多高品质文化活动空间、文化产品和精品文化服务,享受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丰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既留住了万千居民的乡愁,也守护了城市文化的根脉。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赢逻辑

习近平主席在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时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是人口大规模聚集地,是自然环境、人工设施的复合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城市文明,积淀了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记载了城市历史,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构成城市发展不竭动力。城市发展为了人也依靠人,“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文化遗产,城市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城市的宝贵财富。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城市发展资本;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赓续城市发展血脉;从生态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减少城市发展生态压力;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就是打造城市发展闪亮名片;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建设城市发展精神家园。文化遗产的财富属性、精神凝聚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更好地提升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也更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从世界同期的文明发展来看,欧洲中世纪以后,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率先崛起,带来了思想解放和人本主义兴起,为文化和科技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城市“家底”,形成财富绵延、精神富足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根基。而城市可持续发展又会形成新的城市文化遗产留给后人,进一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提高了我国首都在世界影响力,势将推动北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中华文明“中”“和”文化的全球传播。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等古代皇家宫殿建筑、历史街区、胡同小院展示着古都历史风貌,凝聚着独特的城市记忆,可依托这些文化资源,举办京味文化活动,将北京中轴线打造成为国外游客体验京味生活的生动载体。同时,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均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中华文明复兴带来新的活力,也将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充足的物力财力保障。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生态文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本文系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项目“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北京经验’”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