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我国首个城市善治指数指标体系——《中国城市善治指数指标体系》在京发布。
该指标体系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理念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善治导向的中国城市治理指数,系统呈现接诉即办改革成效及示范效应,总结提炼中国城市治理规律及创新模式,全面阐述了城市之治的中国方案。
12月18日、19日,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在19日下午的闭幕式上,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城市善治指数指标体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副主任孟天广在现场介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4.72%,城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载体。因此,深刻理解城市治理的规律、路径和模式,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基础部分。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副主任孟天广在现场介绍。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通过制度的革新和科技的革新,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利益予以保障和有效响应,以群众诉求驱动城市治理,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建设人民城市,这一要求与‘善治’的理念高度契合。‘善治’同样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促进民生福祉的最大化,它一方面倡导多元主体的参与,另一方面,强调多元主体共享改革的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孟天广说。
据介绍,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善治的核心原则,回应性、透明性、问责性、法制化等是善治的特征,一核多元共治格局、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和多元共治是善治治理的结构,回应诉求、保障民生和共享成果是善治的目标。
“为了构建一套体现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城市善治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设置的时候,我们贯彻了4个原则,一是人民性原则,即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二是系统性原则,即从城市治理的全链条入手,形成综合评价体系;三是可靠性原则,通过科学方法保证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四是引领性原则,体现中国特色,并保持国际引领。”孟天广说。
从评估指标体系构成的角度来看,治理体系用于衡量城市治理中体制机制的完备程度,治理能力用于衡量城市治理中的治理能力体系,治理成效用于衡量城市治理各方面的绩效,治理反馈用于衡量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政民互动和协同关系。
“具体而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城市治理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作为衡量城市治理体系的二级指标,将义务教育、创业、就业、养老、医疗等跟民生福祉高度相关的领域的治理绩效用来评估城市的综合治理绩效。”孟天广表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中国特色城市的关键特征,人们的诉求和社会的反馈既是城市治理的驱动力量,又是城市治理的评估者。“因此,我们将人大政协的议政、城市形象等作为衡量治理反馈的二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