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0清华城市更新论坛-“三人行”之政策、机制、实践创新

2020-11-29 10:18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导读

2020年11月19日,2020清华城市更新论坛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特别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

1.jpg

一、开幕仪式

2.png

主持人:唐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

开幕仪式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唐燕主持,首先介绍了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尹稚;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伍江;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李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瓴;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袁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边兰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 恽爽。

接下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恽爽做领导致辞。

3.jpg

袁昕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袁昕院长指出,现在中国进入城镇化下半场,整个发展理念、目标、任务都有所变化。在过去40多年的过程里,我们的工作一直放在量上,大家对质关注不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新在里面应该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前重心更多放在建上,运营和管理是不足的,未来要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考虑更新问题。以往工作可能更多的在物上,缺少对人、生态以及环境的关注,回到初心,未来更多的需要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来实现。以前的工作重心更多在局部,忽视了整体,更新是一个细碎的活,但也需要有长远的综合考虑。更新不仅仅是更新我们的城市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更新我们的发展理念,是思维转变的过程。期待大家在这次论坛能有更多收获。

4.jpg

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边兰春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在同衡20周年第8个学术周的时候与大家有交流的机会。十年的时间太快了,我们的城市也是一样。从建国时期10%的城市化率,到1978年20%的城市化率,再到今天超过60%,而且总人口规模也翻了一番,可以想像城市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在城市化时代,我们建设城市、治理城市、营造城市的目标或者理念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城市更新跟它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特别高兴“三人行”在唐燕老师、刘巍,以及规划院和其他各位专家的支持下,做成了城市更新的学术论坛,并由线上做到线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非常有意义。今天还邀请到几位远道而来的重量级嘉宾,期待他们的精彩报告,让我们对城市更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5.jpg

恽爽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

恽爽副院长表示,今天她更多代表的是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2018年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成立了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其实城市更新是一定要往实施的路上走的,因为如果无法实施,实际上就是纸上谈兵。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把未来的城市更新真正的落到实处,走向更有机的城市更新,而且希望做成一个平台,各界都参与进来。现在这个学术委员会更多的是城市规划管理人员,一线的设计人员,北京市规自委的管理人员也很多。感谢清华城市更新论坛这样的活动,希望得到来自全国各个城市专家的指点,让北京市的城市更新和实施工作更进一步。

二、学术报告


6.jpg

主持人: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报告环节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主持。伍江副校长、李郇院长、黄瓴教授、尹稚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

主旨报告1

伍江 | 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管理

7.jpg

演讲嘉宾:伍江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伍江副校长指出,城市更新是永恒的主题,只要城市活着就一定是不断的更新。城市更新是持续不断的常态化的生命运动,亦即小规模渐进式的,所以中国已经持续30年的快速大规模城市改造与建设活动必将迅速转型,进入常态化的有机更新轨道。接下来概括阐述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以及重点,提出精细化城市管理是实现有机更新的重要手段,城市管理精细化是一种治理理念和价值观,是一种治理机制,是一种治理实践,其目的是安全、有序、便利、文明、提升城市活力。城市有机更新需要精细化工程技术、精细化基础信息,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撑。最后,伍江副校长指出,唯有尊重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律,城市的生命力才会愈加旺盛。

特邀报告2

李郇 | 城市更新:机遇与挑战


8.jpg

演讲嘉宾:李郇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李郇院长指出,城市更新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题目,但现在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题目,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前提下如何做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在原有基础上面,对城市功能、人口和数量、空间结构、发展机制体制的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以珠三角为例,阐述了城市更新的特征,并从产权角度解释了城市更新的过程。再进一步分析了城市更新需要处理的关系:开发与改造、消费空间与原真性、新空间与原居民、政府主导与开发商主导。最后,李郇院长指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城市更新不应该仅仅是个经济过程,更应是个建设的社会经济过程,还是一个治理的过程。实践证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

特邀报告3

黄瓴 |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成渝城市更新观察

9.jpg

演讲嘉宾:黄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瓴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十年来对成渝地区城市更新的观察和认知。首先,指出成都和重庆异象异态、同源同根,从山水格局分析,都有山和水,重庆是大山大水,成都是小山小水。然后,基于“十三五”的发展情况,对比了两地2019年的各项数据,指出其差异与联系。第三,基于十年的实践与研究,提出将更新规划纳入空间治理的整体框架,形成“人-空间-服务”三位一体的治理新格局,并列举了案例进行说明。最后,黄瓴教授讲了几点走向“十四五”的感受,指出真正美好的社区和城市是人们笑脸相迎的,城市更新的未来力争从美至善。

主旨报告4

尹稚 | 设计治理走向共识

10.jpg

演讲嘉宾:尹稚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尹稚教授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不是简单的从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发展仍然是主导。在城镇化的下半场,需要探索的东西越来越多,进入到没有太多可依赖路径的发展时代。尹稚教授指出,规划设计从物质环境改善转向社会系统改良,不再是某一种空间形态的问题。从多角度阐述了设计的价值,提出从“设计管理”走向“设计治理”,建立多元主体构成的行动与决策体系,利用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治理工具来应对城市设计运作的复杂系统。最后,尹稚教授提出,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领域里来,从案例中总结出一些理论提升性的东西,进一步影响到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里的宏观决策和体制性变革,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的改进。

三、专题分享

“三人行”

——城市更新热点回顾与展望、嘉宾共话城市更新

11.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

唐燕、边兰春、李郇、尹稚、伍江、袁昕、黄瓴、恽爽

专题分享环节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唐燕主持,尹稚、伍江、袁昕、边兰春、恽爽、李郇、黄瓴七位嘉宾共话城市更新。

唐燕首先回顾了过往“三人行”7期线上座谈的情况,并就每一期的关键词和热点话题邀请在座嘉宾做简短分享。

12.jpg

共话嘉宾:黄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

唐燕:第一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同济大学的杨帆老师,他带来了翻译的一本书《英国城市更新》,分享的内容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英国不同政党上台以后采用的差异化政策。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用地、空间、政策”。请问黄瓴老师,您认为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下,对城市更新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黄瓴:我觉得对城市存量价值的认知是第一位的。针对不同人群的价值认知存在差异。城市是人民的,这是基本的价值判断。在不同城市、不同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对城市空间资产、社会资产的价值认知需要系统梳理,特别要珍视城市建成环境的空间资产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空间,还包括社会与人力资产价值三大类。

13.jpg

共话嘉宾:尹稚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唐燕:第二期的演讲嘉宾是尹稚老师,分享的是城市更新的规划新范式思维,特别讲了在复杂系统下,城市更新要做突破有哪些点?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系统、规划、设计、社会、过程、模式”。请问尹稚老师,刚才您谈到城市治理中对基层的赋权赋能不足,如果做一些对应的改进,着力点会在哪里?

尹稚:这个问题就不在这具体回答了,当时在“三人行”讲座中已经讲得比较充分了。就说一点,如果要能够实现一个治理体制下的城市更新,最大的要点就是实现普惠型的财产权益的增长,因为动的是不动产,涉及的多元主体都要能够在这里获得真金白银,获得因为财产质量提升而带来的实际利益,这是最重要的。只有一头发横财的更新肯定是玩不下去的。

14-1.jpg

共话嘉宾:恽爽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

唐燕:第三期我们邀请到了两位深圳的专家,黄伟文和张宇星老师,他们分享了自己在深圳做城市更新的实践,更多聚焦在深圳双年展这种特殊的形式推进空间更新。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空间、建筑和社会”。请问恽院长,策展、会议、竞赛对城市更新有哪些带动价值和作用?

恽爽:很容易想到一些价值,比如说策展,是大事件引领的关注度的影响,关注度聚集下来,可能就会达成共识,而且是更广泛的一个社会共识。比如更新在学院路搞的设计周,这也是一种在设计行业内更多专业的达成共识。更深一步的是通过宣传,大事件的引领,有可能帮助城市更新带来更多的资源,例如京张铁路的改造。


15.jpg

共话嘉宾:伍江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唐燕:第四期我们邀请到了边老师和伍江老师做讲座分享,还邀请到了袁昕老师作为对谈人。袁昕老师对空间绅士化提出了很多启发性的思考。边老师讲了北京城市建设和更新的历程,伍老师对精细化做了很多具体的剖析。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管理、精细化建设、发展”。请问伍校长,您怎么看先进技术在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

伍江:我始终相信技术是手段,技术是工具。我也非常反对技术主导,因为技术而改变我们的规则。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新型城镇化,其实要解决两个核心:一个是价值核心,一个是专业核心。所谓的价值核心,就是不要忘记这件事情本身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人,而人的问题的关键是公平、公正、共享,治理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让最满意的人和不满意的人之间的差减小。所谓专业核心,专业就是要找到规律,我们不能失去专业。技术是好东西,但千万不要忘记你的根本是专业导向,不是技术导向。


16.jpg

共话嘉宾: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唐燕:第五期我们请来的嘉宾是张杰老师和阳建强老师,还有许槟老师。张老师分享了景德镇陶溪川的案例,阳老师讲了南京及南通工业用地及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许槟老师讲到了北京的工业用地更新。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包容、工业、历史和发展”。请问边老师,您怎么看待北京旧城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边兰春:保护、更新、改造这几个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街区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存的保护,它也是一个空间环境的精细化更新和再造,也是一个社会空间再组织的过程。这其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是,除了历史遗产的文化价值保护外,还要对社会公平以及利益分配有一个更加精细化的解读。在谈到历史街区保护,我更喜欢说这是一个持续性的、社会化的保护更新改造的过程,大家可以感受和理解其中的精细、有机、可持续、包容、公平的含义。

17.jpg

共话嘉宾:袁昕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唐燕:第六期是请来了两位新生代的网红,一位是中央美院的周子书老师,一位是众建筑的何哲老师。也是讲到很多社会力量介入的案例。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我们、空间、设计、社会、城市”。请问袁老师,关于社会介入和公众参与对城市更新的影响,您再分享一下。

袁昕:要把更新放在一个大的历史环节里面,更新的不仅仅是物质空间问题,也包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怎么通过更新工作去消减,而不是通过更新去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可能为将来持续更新埋下新的隐患或者说带来新的矛盾。如果不把这些工作处理好,看似我们做了一点工作,但可能会埋下更大的困难,在社会层面应该有更多的考量。

18.jpg

共话嘉宾:李郇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唐燕:第七期我们请到了田莉老师和袁奇峰老师做分享,人大的张磊老师做对谈。田莉老师也是讲了珠三角,聚焦在政府、业主和市场之间的利益博弈,还开发了一个手机APP,让大家在线上博弈。袁奇峰老师聚焦在佛山南海的城中村改造实践。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利益、土地、政府、开发商、改造”。请问李郇老师,城中村改造对城乡关系的重塑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李郇:任何一个城市更新,包括城中村的改造,都是城市里的人和社会的关系、社会和空间的关系、经济和空间的关系重新再变化的过程。在珠江三角洲还是比较尊重产权的,珠三角有一句话叫“凡事都能谈”, 谈的过程就是社会一个新的变化,重新再嵌入到我们的空间的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有很多传统开发的矛盾,大的矛盾基本上都上过法院。万事皆可谈,这是一种治理的文化,也许我们做治理的前提。

最后,唐燕请伍江副校长做总结发言,并合影留念。伍江副校长总结说,今天几位专家谈的,规划也好,更新也好,都是社会治理系统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社会治理的本质是什么?从下往上看,就是资源的博弈。从上往下看,就是资源的分配。我们在当中,往下看就是让你在博弈中多赢,往上看就是要平均,其实这二者都永远不可能真正产生多赢,也不可能真正做到统一分配的理想社会。最后的平衡在哪里?就是不是追求多赢,而是追求都不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搞规划和空间资源分配也是寻求最小伤害,即最大公约数,而不是说追求理想社会。搞规划的人喜欢一下子就到理想规划里去,我个人认为那是不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