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城市型国家。城市在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对外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评估显示,中国有30个以上城市在世界排名靠前,意味着城市在支撑起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城市带动了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文 / 汪光焘,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
对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愿景,应是:促进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实现绿色发展、创新驱动、链接全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丽宜居、彰显特色、包容共享。
对未来城市绿色发展我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要因地制宜制订城市发展战略。
首先,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区域的发展差异性,包括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我国中东西部差异依然存在的同时,南北差异也在扩大,人口持续往南部地区流动。大城市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但出现过度集聚问题,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发展面临困境。此外,城乡发展依旧不均衡,虽然城乡收入比逐步进入收敛阶段,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仍在扩大。
再者,必须认识到城市所在区域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气候脆弱性:我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的2倍,东北、西北地区是全球的4倍。区域性干旱加剧的同时,南部地区20多省市雨季出现局部受灾。自然脆弱性: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没有变,但是城镇化使人口与财富在城市的聚集,引起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例如台风影响我们的次数和结果是人死亡在减少,经济损失在加大。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与贫穷或富裕国家相比,我国遭受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比例最大。社会脆弱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再加上非传统安全事件,已经是我们当前比较主要的矛盾。未来城市必须走韧性发展的道路。
第二,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动态平衡探索发展路径。
首先,要以城市生态系统理念评估城市生态环境。即要把城市看成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而不是孤立的地块。这种系统的建立是以自身对自然生态系统认识,改变自然生态系统,建立适应人们生活、就业、休憩和交通需求,又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影响最小的城市生态系统方案。包括土地利用和水生态系统关系、节能和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物流和垃圾处理的关系等。其次,要开展城市空间公共资源总量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空间功能和使用方式的调整,确保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相对稳定。
第三,研究人口素质结构制定区域性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
首先,要研究城市人口流动的一般性规律。有关研究发现,我国633个城市中五分之二都在流失人口,出现一批“收缩城市”。未富先老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问题都应高度关注。其次,要加强对城市创新发展与人口素质的研究。统计显示,即使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经济区江苏省,其人口素质差距依旧很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再者,要探索建立产业与就业岗位统计分析制度。我们要改变以往规划编制中简单依靠预测人口总量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模式,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聚焦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空间不均衡、机会不均衡、资源不均衡,研究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空间连接、人口覆盖之间相互关系,强化就业岗位和产业与人口素质的关系,实现高速度向高效率发展转变。
第四,生态文明思想下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
首先,要从只见物不见人转向见物见人,从服务小康转向更加富裕,推进未来城市发展建设,建设“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的数字城市,实践精细化治理。实际上是要把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建立城市数据库,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方式推进未来城市的绿色发展。其次,在整个运行模式里,要以制度善治为基础、以人文引导为灵魂、以市场推动为动力、以技术革新为保障,实现“政府—人文—市场—技术”融合,高质量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城市运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