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是中国之治的突出优势。通过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我们党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主动,以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总揽全局的战略视野、务期必成的战略魄力,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在城市工作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使市民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市民的创造性,本身就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未来应注重在核心城市群内实现链条完善与网络深化的协同发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总体要求》(GB/T46391-2025)国家标准,于2025年10月5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构建宜居城市评估框架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10月13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要识变应变求变》,下为全文:
在城镇化进入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后,城市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城市更新的核心任务要始终围绕“使城市更加契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更好适应时代变革”这一根本命题展开。
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在哪儿更新,如何更新,藏着一座城市的智慧。10月10日,北京城市更新周平谷分论坛上发布了全区闲置空间地图,为企业参与更新提供清晰的资源清单。平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深度融合空间的“形”功能的“神”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研讨会举行近日,《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10月9日,以“迈向形神兼...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空间要素的优化和创新组合所形成的新空间场景、新空间消费来支撑和赋能,我们要积极推动空间治理的变革,推动空间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需要超越工业化时代的增长主义思维、简单的规划管控逻辑,通过空间规划与治理创新,形成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推动、有效支撑,促成空间规划与新质生产发展“相向而行”。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
当前正处在“十五五”规划研究编制阶段,深入认识五年规划的重要作用及其机理,明确“十五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和要求,增强广大青年对“十五五”规划的参与感,对于凝聚人心绘制和实施新的发展蓝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城乡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科学阐明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实践路径。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日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25年9月,商...